二、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oil Physics
土壤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壤特性及土水系统的物理原理和过程,研究土壤中各种物质(水、气、热与溶质)的迁移、状态的变化和伴随发生能量转化的学科。学习土壤物理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掌握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状态及转移、变化等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土壤和土壤水资源以及外加物(包括灌溉水、施入肥等)的经济效益,直接或间接为工业、农牧业生产和科研服务,为水资源评价、水环境评估和预测模拟提供必要的参数和理论依据。
要求:土壤物理学是农田水利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侧重于利用数学模型定量模拟或预测包括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在内的土壤物理过程。要求员工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相关知识。
土壤物理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等数学、物理学、工程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应用是学习土壤物理学必要的先行课程;土壤物理学是水资源评价、生态水文学等课程的基础内容,要用到土壤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土壤物理学与农田水利学、水资源评价和管理、植物栽培和管理学、陆地水文学和水利计算专业课所研究的内容关系密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土壤水动力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都涉及到SPAC系统中水分循环,地下水-土壤水-地表水-植物水-大气水的相互补给和转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物理学的概念、土壤的三相组成和基本物理特性及物理指标的测定,本章计划2学时。
土壤的质地及其分类,土壤基本物理特性指标及测试计算方法
² 土壤质地对土壤的那些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试举例说明。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水的毛细现象和渗透作用,本章计划2学时。
² 在研究盐碱土及植物吸水时,为什么要考虑土壤水渗透压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持水机制和土壤水分的形态分类,掌握土壤水分的能态和测定方法,重点掌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概念、测定方法和用途,了解土壤水分常数和有效性。本章计划8学时。
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及土水势的确定和单位,实效孔径概念及滞后现象
² 为什么滞后作用的两个不同的过程中土壤基质势与含水率达不到平衡?
² 所说的土壤水分常数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盐分(溶质)运移模型的主要特点及基本方程,掌握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不同形式及应用条件及求解方法和步骤,掌握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奠定基础。本章计划10学时。
(三)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的其它形式及适用条件
土壤水分运动的主要特点、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的导出过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不同形式及适用条件,溶质运移方程及求解过程,模型参数的测定方法及物理意义。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的导出过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的不同形式及适用条件,溶质运移方程及求解过程
² 不同形式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的建立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² 测定土壤导水率K(θ)和扩散率D(θ)的方法有哪些?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
第五章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水分循环
理解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含义,掌握SPAC系统水分循环机理及水下渗的物理过程、剖面湿润情况以及影响入渗率的因素。土壤水分再分配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予以了解,掌握田间水量平衡过程及计算步骤,为水资源分析和评价提供支撑。本章计划4学时。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含义、水下渗的物理过程、剖面湿润情况、影响入渗率的因素,SPAC系统,土壤水分的再分配、影响因素及其意义,土壤水蒸发的过程
水分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SPAC系统中的水流通量平衡方程